10月29日是第19个“世界卒中日”,今年的主题是“体医融合,战胜卒中”。为何今年强调体育运动与医学治疗相融合?南方+记者采访了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专家。
“体医融合”有什么作用?
脑卒中俗称“中风”,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,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。
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、复发率高、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高的“五高”特点,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。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,每6秒钟还有一人因卒中而致残。脑卒中可导致肢体瘫痪、语言障碍、吞咽困难、认知障碍、精神抑郁等,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,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。
“对脑卒中患者而言,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、生活方式改变可以说‘三足鼎立’,在治疗和康复中缺一不可。”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说。
何池忠介绍,“体医融合”是指让体育锻炼与医疗服务相结合,共同助力健康管理与提升。在预防和治疗卒中方面,体育锻炼和医疗服务就像“双重保障”,缺一不可。
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主治医师马腾云也认为,体育锻炼对卒中防治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——
首先,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全面降低卒中风险。具体而言,规律的运动能增强血管弹性,让血液流动更加顺畅,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;运动能帮助控制体重,从而减少肥胖带来的卒中风险;运动能强健心脏,减少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带来的卒中风险;运动还有助于缓解压力,保持身心健康。
其次,发生卒中后,体育锻炼、积极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。体育锻炼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。健康成年人应每周参加3至4次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、骑自行车等,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;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参加有益身心的健身运动。
“总而言之,体育锻炼就像为身体筑起了一道‘保护盾’。”何池忠说。
还有哪些方法预防中风?
卒中虽然来势汹汹、危害极大,但仍然是一种可防、可控的疾病。世界卒中组织认为,90%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。
马腾云介绍,要防范卒中发生,应注意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,包括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、吸烟、饮酒、超重与肥胖、不健康生活习惯,和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。
有几个关键指标和年龄值得注意——
注意血压。35岁以上者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,高血压患者应每月至少测量1次。
关注血糖。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40岁后开始筛查,有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检测血糖。
据行业人士表示,钠电池锂盐由六氟磷酸锂改用六氟磷酸钠,添加剂无变化。溶剂或用到更多的碳酸丙烯酯PC,来改善低温性能。
控制好血脂。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,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,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,应该每3—6个月就要测定1次血脂。
“同时,健康饮食、控制体重等都对防范卒中有积极作用。”马腾云说,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从我做起,主动预防,避免卒中的发生,就是对自己、对家人、对社会的重要贡献。”
南方+记者 钟哲
通讯员 张诚斌大牛网配资